English

科学精神的文化效应

1999-02-19 来源:光明日报 彭炳忠 我有话说

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科学文化的过程。科学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理性创造,一种逻辑过程,一种“范式”,一个“研究纲领”或一个“信息域”,也不只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将拥有自己的文化规范,沉淀出自己特殊的文化精神。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化而形成科学家的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

科学文化可以看成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文化系统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科学文化是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但是,科学文化一旦从社会文化中分离出来,就显示出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科学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气质,独特的活动方式和动力机制。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独特的精神气质不断超越种族、地域、文化、语言的障碍,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对人类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问题,科学文化通过扩散和辐射,是否像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的那样,整个世界的文化将会变成一种统一的文化——科学文化呢?我们不这样认为。这是因为:(1)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某些潜在的质的差异性,不可能完全趋同;(2)人类的需求,特别是人类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可能绝对同一;(3)科学绝不是中性的,正如有的学者所称的那样,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国家在六十年代掀起的反科学主义运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的某些“负效应”的抵制情绪。但是,不可否认科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科学精神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巨大影响。科学精神的外部功能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科学精神对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最根本的方面。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同时又具有革命的能动性。科学精神对人类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是异常强烈的,特别是对科学不够发达的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极为敏感。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观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破坏断裂效应。科学精神的扩散,将会对传统文化系统产生剧烈的破坏,迫使人们的观念与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发生断裂,从而获得新的文化价值。这种破坏断裂在科学不够发达,且民族传统文化又十分浓郁的国度尤为剧烈。当然,传统文化的惯性很大,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断裂是很痛苦的,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造成巨大的社会心理震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冲破落后文化因素的束缚而奔向蓬勃发展的未来。

第二,诱导重建效应。传统文化价值观某些方面的断裂,是科学精神对它发生冲击的结果,与此相伴而生的是诱导重建效应,即依靠科学精神的力量,在传统文化中诱导并重建某些新的文化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核心和生活的基本框架,但是,要使这种民族文化充满活力,就必须不断注入新的、积极的文化内涵。科学精神便是最具积极意义和先进性的文化价值体系。科学精神的诱导重建效应,使传统文化观念潜在地更替。

第三,平衡融合效应。科学精神可以冲破地区、国家、民族和语言的局限,加速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从而使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成为可能。科学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平衡融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多元的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在科学精神的渗透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整体上成为更加优越的文化体系;二是在科学精神的作用下,在各种文化价值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新质,这种新质无不打上了科学精神的烙印。但是,这种新质又因其附生的文化基础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渗透,狭小的文化区域被冲开了大门,各种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提高,由此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是高度分化而又高度整合的,即既保留了每个文化体系的特色和品性,又有着综合一致的基础,这种基础无不铭刻着科学精神的印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